当前位置:  首页 > 奶粉 > 最近奶粉事件,最近奶粉事件新闻报道

最近奶粉事件,最近奶粉事件新闻报道

2024-12-08 03:58:07     辣妈帮     阅读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近奶粉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最近奶粉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央视曝光有问题的羊奶有哪些?

央视曝光有问题的羊奶分别有:

最近奶粉事件,最近奶粉事件新闻报道

第一,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样品11批次,涉及6家企业,分别为:西安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装婴儿配方羊奶粉(1段)、纽贝兰朵婴儿配方羊奶粉(1段)、冠尔优金装婴儿配方羊奶粉(1段)、冠尔优婴儿配方羊奶粉(1段)。

第二,检出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钠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陕西圣唐秦龙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恩能加”牌婴儿配方羊奶粉(1段)、“恩能加”牌金装婴儿配方羊奶粉(1段)。

第三,检出亚油酸、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铜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合水县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宝贝健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宝乐慧幼儿配方奶粉(3段)。

第四,检出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肇州县摇篮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金摇篮婴儿配方乳粉(1段)。

第五,检出二十二碳六烯酸与二十碳四烯酸的比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幼儿配方奶粉(3段)。

第六,检出维生素C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西安宏兴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欧莉莎幼儿配方羊奶粉(3段)1个批次,检出叶酸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中国的假奶粉事件,为啥几年会出现一次?外面也有假奶粉事件吗?

假奶粉事件属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为什么经常出现?是因为我们对食品安的监控太松了,处罚力度太小,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能罚的当事人倾家荡产还要坐牢的话,谁还会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有就是除了生产者要罚以外,当地负责的官员直接撤职查办,让官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根本去解决问题。

为什么还会发生毒奶粉事件?

毒奶粉事件是中国食品界的耻辱,更是中国奶粉界的耻辱!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或称2008年中国奶粉污染事故、2008年中国毒奶制品事故、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故)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事故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随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2008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对食品,尤其是奶制品的检验就非常严格。但奶制品仍然是暴利行业,只要利润超过10%,就会有人挺而走险。

之所以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做有毒食品,一是因为钱来得容易,二是受到的处罚太轻。

对制做有毒有害食品的,应该发现一个,打击一个,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爱婴坊事件会导致国产奶粉再次信誉崩塌吗?

国产奶粉,经过三鹿事件的洗礼已经重新洗牌,建立了公众信心,如飞鹤已经成功占据了国产高端奶粉市场。

现阶段,国家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充分的保障。

爱婴坊售卖的倍氨敏产品,属于固体饮料。

固体饮料,不能替代奶粉,或者特殊医学配方配方食品。

2019年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严厉处罚了宁波特壹、青岛金大洋两家将生产的固体饮料当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宣传售卖的违法行为。

之所以存在宣称特殊医学配方食品,还是为了追求暴利,生产成本几十元,售价三四百。

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候,需要仔细识别产品属性,尽量购买大公司产品。

首先这个倍安敏是法国进口,中国分装的,不算国产奶粉。应该算国外产品。其次这是一款固体饮料,如同奶茶或者咖啡,并不是奶粉。因此赖不到中国奶粉头上。都是你们喜欢的国外奶粉的锅,国产

奶粉不背。

首先解释一下来龙去脉: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之后经医生诊断,这些患儿被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固体饮料。

回溯整个事件:

1.家长发现孩子有奶粉不耐症!

2.商家推荐“倍氨敏”固体饮料。但在推荐过程中,说是奶粉!

3.孩子喝了饮料以后,出现发育迟缓等症状!

4.最后发现得这个病的都是服用了“倍氨敏”所致!

这是就是事件全部的真相!

1.中国奶粉有没有问题!答案是:没有!

经过“三鹿”事件以后,国家对奶粉查的非常严格。可以说中国奶粉质量已经是世界数一数二。当然普通人接受还有一个时间问题!

而这次出现问题的“奶粉”,它不是奶粉,而是固体饮料。

2.是不是固体饮料有质量问题。答案:不是!这个饮料从质量上来讲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3.问题是什么?这次的问题就是:导购以固体饮料充当奶粉销售。

那么导购为什么这么说?很多人把她说的话,往商家牵。我想应该是不可能的。商家应该没有要求导购这么说!要知道这次出事的就是一个销售点。而不是整个销售渠道!也就是说,是这个销售点的导购利令智昏,欺骗的宝妈!

综上所述:这次事件其实很清晰。这罐固体饮料300多一罐,而据说每罐返款60元。心急如焚的家长因为孩子的奶粉不耐症,被导购忽悠购买了这种固体饮料!而且我估计前期效果非常好!孩子喝了以后对“奶粉”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导购也以为只有几个月而已,没有什么大事。谁知道,很多孩子吃了长达两年。普通孩子一年以后就开始吃辅食,这就是导购的侥幸心理。结果导致孩子的营养不良!

所以除非有人故意带节奏。如外国奶粉批发商,代理机构故意混淆视听!这件事不会对中国奶粉有任何影响!

这件事,错就错在那个销售点的人。但不得不提醒一下宝妈们:仔细看配方,买符合大众人食用的奶粉,三个月换一次奶粉。一年以后必须吃辅食,那种越晚吃辅食越好的论调,绝对是错的!

最后补充一点可以打死带节奏者:这货是法国进口的,不是国产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近奶粉事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近奶粉事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更多
网站首页 |  纸尿裤 |  奶粉 |  营养辅食 |  儿童玩具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http://www.lamall.com/  辣妈帮   备案号:渝ICP备2024034359号-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