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 16:34:02 辣妈帮 阅读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营养婴儿辅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营养婴儿辅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眨眼间,宝宝就满六个月了,可以“开荤”(添加辅食)啦~
一等宝宝添加辅食,老母亲又要开始纠结:下一个辅食要给孩子吃什么?于是上网查资料、育儿群里找答案....
但好像都没有一个定论,有听说应该是「米粉-蔬菜-水果-蛋-肉」这样的顺序,因为先吃水果的话以后孩子就不爱吃蔬菜了,因为甜,所以就不吃淡的食物了,咋一想,嗯~挺有道理的。
也有听说现在辅食添加不用管顺序,随便加,咦~是吗?现在养孩子那么糙了?
那到底,辅食添加的顺序是什么?
辅食添加的顺序
辅食添加没有什么特定的顺序。
因为辅食的最终目的是和家人吃一样的,融入家庭食物,那辅食的顺序就应该从家庭中最常吃的食物开始。为了避免过敏,辅食添加应一种一种添加,每一种食物之间间隔1周左右。
比方说,中国人最常吃的食物是大米,那我们给孩子添加的第一个食物最合适的就是纯大米米粉,这是最不容易过敏最安全的首次尝试食物。当然,番薯、香蕉、土豆之类也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作为宝宝第一种添加的食物也非常好,而且特别容易制作成适合6月龄宝宝泥糊状食物的性状。
而为满足宝宝的补铁需求,市售的米粉一般都是高铁米粉,如果您给宝宝添加的米粉是自制的,则建议及早添加红肉,也就是猪、牛、羊的瘦肉,预防贫血的发生。
瘦肉中铁含量高,容易吸收,而蔬菜虽然含铁量也不错,但可吸收率只有肉类的1/10不到,所以也建议宝宝尽早吃肉泥哦。
那关于蔬菜和水果添加的顺序有没有像前文说的,担心吃了甜的就不爱吃淡的,所以应该从蔬菜开始加呢?
其实并不会,宝宝在这个阶段愿意尝试各种不同食物,原汁原味,千变万化是他们现阶段所要学习及适应的,甜食给与不给都是家人可控的,孩子的口味也必将和家庭靠拢,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饮食状态,才能最终培养出一个拥有健康体魄的孩子。
宝宝添加辅食不存在哪个营养更高的事情,而是按照宝宝的发育规律与不通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来添加。比如六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时,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很容易患缺铁性贫血,且宝宝的消化道这时候对淀粉的耐受性比较好了,所以WHO建议的是添加米粉且最好是铁强化的米粉。现在绝大多数的宝宝不吃母乳也会吃配方奶粉,所以糖类、脂类、蛋白质这些宏量营养素一般是不会缺的,容易出问题的是矿物质、维生素这样的微量营养素,还有食物纤维这样看似没有营养缺不能缺乏的东西。避免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食谱的广泛,食物的多样性。但是偏食、挑食的宝宝显然是做不到食用多样性的食物。而挑食与偏食目前认为是起源于添加辅食的不当,比如馒头蘸菜汤之类的。但是添加辅食的量与种类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急急忙忙,一下子什么都吃。不然就是消化道耐受不了而导致腹泻、呕吐之类的疾病了。
当然是健康多样的食物。
1、保证奶量,并尽可能摄入肉、禽、鱼或蛋及各种颜色的蔬果 。
2、根据需要选择强化营养素的辅食,比如米粉等。
3、不要给1岁内宝宝的食物中加糖和盐,母乳和辅食中天然盐(钠)含量能满足宝宝的需求,不论是多大的宝宝,都要限制食物中的糖和盐的摄入。
4、回应式喂养与健康食物摄入有关,就是要对宝宝的“喜欢”、“不喜欢”、“吃饱了”、“饥饿”等信息有反应。
5、宝宝学习进食辅食时,多种多样的辅食能提高宝宝对食物的接受度,父母喂养实践和行为促使形成健康膳食模式,反复多次给予新的食物 ;示范健康的食物习惯,特别是妈妈的示范作用;鼓励独立进食。
孩子成长离不开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七大营养物质,而不是6大营养物质。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特殊人群健康饮食指导意见:孩子的健康饮食分为婴幼儿(6~24个月)、学龄前儿童(2~5岁)和学龄儿童少年(6~18岁)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原则各有不同。下边分别简要做下叙述。
一,2岁前婴幼儿的健康饮食原则
1,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从第七个月起逐渐添加辅食。
2,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顺应喂养:是在顺应养育模式框架下发展起来的婴幼儿喂养厂模式。它的要义是:父母负责准备安全、有营养的食物,并根据婴幼儿需要及时提供,并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而具体吃什么、吃多少,则应由婴幼儿自主决定。在喂养过程中,父母要及时感知婴幼儿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息,充分尊重婴幼儿意愿,耐心鼓励,但不强迫喂养。
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量。
5,注意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成长。
二,学龄前(2~6岁)健康饮食原则
1,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均衡营养。
3,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识与喜爱。
5,经常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加儿童食欲,保持健康成长。
6,这个阶段家长应牢记:2~5岁是儿童饮食良好行为培养的关键时期;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影响一生健康。儿童超重肥胖问题严峻,从小关注健康体重
三,学龄儿童的健康饮食原则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2,三餐合理,均衡营养,规律进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3,天天有奶,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零食,不喝含糖及碳酸饮料。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5,保证每天不少于60分钟的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于以下关键事实提醒家长持别注意: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学龄儿正常成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我国学龄儿童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合理现象普遍。
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近五分之一的学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快速增加,增加了儿童期、成年后慢性疾病发生风险。
吃营养充足的早餐可以改善认知能力,降低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
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儿童患龋齿、肥胖等的风险。
积极进行身体活动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预防肥胖、减少近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心理健康。
总之,养成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关乎孩子一生的健康,会使孩子受益终身。无论儿童的超重还是营养不良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生活条件达不到,而是缺乏营养知识、缺少健康意识,吃错了食物,饯没花到正地方而造成。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营养婴儿辅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营养婴儿辅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Copyright
© http://www.lamall.com/ 辣妈帮
备案号:渝ICP备2024034359号-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